医护人员行为规范——护士仪表仪态

一、仪表仪态

参见医院《员工行为规范》之《仪容仪表规范》,强调以下几点:

1、表情自然大方,微笑示人。

2、面部清洁,女性宜化淡雅妆容,并保持面部妆容完整,不应当众化妆或补妆。

3、发型整洁大方,无头屑、无异味,头发前不过眉,后不过肩,长发宜梳成发髻。

4、保持唇部润泽,口气清新,以适合近距离交谈。

5、护士帽应戴正、戴稳,发夹固定于帽后,宜用白色发夹。

6、护士服应保持清洁、平整、扣齐、内衣不外露。

7、上班时间不宜戴墨镜、耳环、手镯、戒指等饰物。

8、要穿护士工作鞋,不宜穿拖鞋或带钉高跟鞋。

9、丝袜以白色、肉色为佳,袜口不露在外。

10、在门诊、临床的护士不宜使用芳香型的香水。

11、护士表应佩戴于左胸前。

二、语言规范

1、运用得体的称呼语

称呼语是护患交往的起点。称呼得体,会给病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,为以后交往打下互相尊重、互相信任的基础。

2、巧避讳语

对不便直说的话题或内容用委婉方式表达,如耳聋或腿跛,可代之以“重听”、“腿脚不方便”。

3、善用职业性口语

1)礼貌性语言。在护患交往中要尊重病人,不伤害病人的自尊心,回答病人询问时语言要关切、热诚、有礼,避免冷漠粗俗。例如“请、您好”等。

2)保护性语言。防止因语言不当引起不良的心理刺激,对病人的隐私要注意语言的保密性。如某些诊断、检查的异常结果,不良预期后果应婉转地告诉病人。例如“现在是初步的检查结果,还不能最后确定,我们一定会尽力的。”

3)治疗性语言。如病人有不适的反应时,事实上为正常的,应解除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顾虑,例如“这是病情好转的表现,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好的。”

4、注意口语的科学性和通俗化

科学性表现在不说空话、假话,不模棱两可,不装腔作势,言准意达,自然坦诚地与病人交谈。同时注意不要生搬医学术语,以通俗易懂为准。

三、体态规范

适度的体态常能表达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意思,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人员的风度、气度,有助于提高沟通效果,增进和谐的护患关系。在参见医院《员工行为规范》之《仪态举止规范》的同时,还需要:

1、手势

用手势配合口语,以提高表现力和感应性,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。如病人高热时,在询问病情的同时,用手触摸病人前额更能体现关注、亲切的情感;当病人在病室大声喧哗时,护士做食指压唇的手势凝视对方,以示病人要保持安静。

2、面部表情

1)常用的、最有效的面部表情首先是微笑。护士常常面带欣然、坦诚的微笑,对病人极富感染力。病人焦虑时,护士面带微笑与其交谈,本身就是一种安慰;病人恐惧不安时,护士镇定、从容不迫的笑脸,能给病人以镇静和安全感。

2)其次是眼神。恰当地运用眼神,能缩短医患双方的心理距离。如在巡视病房时,尽管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,但以眼神环顾每位病人,能使之感到自己没有被冷落;当病人向你诉说时,不应左顾右盼,而应凝神聆听,病人才能意识到自己被重视、被尊重。

3、位置

工作中所处位置是否恰当,反映护士的职业修养和护理效应。如当病人痛苦呻吟时,护士主动靠近病人站立,且微微欠身与其对话,适当抚摸其身体或为其擦去泪水,会给病人以体恤、宽慰的感受。

点击量:次     更新时间:2024-06-03